田頭庄內水尾-節氣與土地伯公 林飛雄攝影展

 

 

 

 

 

田頭庄內水尾-節氣與土地伯公 林飛雄攝影展

越過時間與信仰的影像旅程——

土地公,是臺灣民間最親近的守護神。祂佇立於山林田野、巷弄街口,默默守護著人們的生活。在節氣的流轉中,也悄悄改變著他們的氛圍——春分時的新綠、夏至的炙熱、秋分的靜謐、冬至的蕭瑟。

本展藝術家林飛雄以攝影為語言,走訪北臺灣各地的土地伯公廟,從高山到平原、從田間到溪畔,其中特別呈現大溪頭寮的水中土地公。在自然與時間的推移中,凝視神祇如何與土地共生、與節氣對話,也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。

邀請您,一同走入林飛雄攝影展,感受土地伯公從山到水的守護。

展覽人 |林飛雄

1952年出生於宜蘭農村,長大後負笈台北,由於故鄉工商業不發達,畢業後便留在北部上班,自此他鄉變故鄉,退休後落籍在桃園大溪,他說兩蔣都選那兒長眠,風水必然不錯。

林飛雄自幼喜歡攝影,高中時向人租相機記錄週邊事務,就業後在自家浴室設暗房,接著在台塑企業總部成立攝影社團,迄今用心於數位影像的研習,樂此不疲。

他沒有參加任何攝影社團,也沒有投考攝影碩博學會士,也因此造就了他的照片獨具風格,在(攝影)學會派與(學術)學院派間運鏡自如。他曾跟很多不同的老師學習,他說:更多元的探索及心得來自網路。

2017年因緣際會下林飛雄於鄉間攝影時發現一座一粒石形式的土地公,從此踏上臺灣土地公采風的攝影之路。這些年透過網路搜尋或親友同好介紹,走遍鄉間各地探索許多不同形式的土地公,過程中偶有不順或遍尋不著迷失方向時,常常出現神人指引,林飛雄認為這些幸運的巧合也許就是他與土地公的緣分。而在與地方耆老、居民談天的過程中更加了解當地信仰背後的人文故事,林飛雄將這些眼前所見親耳所聽親身體驗的一切用鏡頭捕捉下來,透過成像紀錄那些流傳的民間故事與轉瞬即逝的自然光影。

2021年以土地伯公系列作品獲得國內最高榮譽的「郎靜山藝術攝影獎金獎」殊榮,其作品捕捉台灣廿四節氣獨特韻味,每一幅都凝聚了對時間、自然與人文的深刻洞察與關懷。

 

展覽地點|蘭室(桃園市大溪區中山路13號)

展覽期間|7/11(五)-8/17(日) 11:00-18:00 週一.二休館

開幕茶會|7/12(六)10:00     報名網址|https://forms.gle/RUfbMTEqgMyRc3iW6

 

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> <strike> <strong>